为进一步学习科学家精神,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在习近平总书记“3·18”讲话六周年之际,马克思主义学院于3月17日组织我院思政课教师赴嘉庚实验室开展实践调研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原宗丽教授、各教研部(室)教学主任及负责人、思政课教师代表及嘉庚创新实验室党总支副书记赖日泉、主任助理郭奇勋、行政综合办负责人周明明等参加此次活动。


大力弘扬和推动科学家精神融入思政课,是进一步讲深讲透讲活中国故事,办好思政课的重要路径。郭奇勋围绕“科学家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开展深入交流。科学家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组成部分,也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介绍道,嘉庚实验室以体制机制创新引领,打造能源战略科技大平台,同时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推动科技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原宗丽以前往参观嘉庚实验室的三次契机为引,指出嘉庚实验室的科学探索和重要成就是进一步推进思政课课堂教学生动化、时代化的宝贵素材。与会老师们围绕氢能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嘉庚实验室的发展理念、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及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与交流。

随后,老师们依次参观了创新成果展厅、氢能平台、智慧材料研发实验室、无噪声实验室、未来显示展厅等设施,深入学习了嘉庚实验室的体制机制、科技产业化路径及其成果。通过实地参观与调研,大家深切感受到厦门大学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方面的显著作为与突出成就,以及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深层共鸣。

习近平总书记在“3·18”讲话中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是讲好思政课的重要教学资源,具有强大的铸魂育人功能。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深挖厦门大学的思政资源,推动厦大案例融入思政课程,讲好厦大故事,打造具有时代特色和厦大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育人力量。

图文|张龙珠
审|原宗丽
责|庄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