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思政课
【思政课暑期社会实践】执文旅融合画笔,绘婺源振兴长卷——厦门大学“婺啦婺啦”实践队赴江西婺源展开调研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5日 点击数:

为深入探究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2025年7月8日至11日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婺啦婺啦”实践队在赵颖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开展社会实践。

7月8日,实践队员们登上篁岭,探寻篁岭古村实现乡村振兴的“秘诀”。通过与篁岭商铺工作人员的交流,实践队了解到,随着篁岭的开发,当地居民收入与生活便利程度显著提升,因此大量年轻人选择返乡就业。

7月9日下午,实践队在婺源篁岭文旅股份有限公司的座谈中,深切感悟企业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该公司打造的油菜花景观、晒秋等系列文旅IP,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营销总监谢女士介绍,景区开发以惠民为核心,通过产权置换等举措让村民共享成果,从农耕文化传承到非遗民俗活化,都紧扣“留住乡愁、带动乡富、凝聚乡情”目标,让村民增强认同感与获得感。这为实践队员们理解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鲜活思政教材。

7月10日上午,实践队前往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开展调研,深度学习婺源的傩舞、三雕、歙砚制作等非遗文化。随后,实践队员们在婺源县紫阳镇开展街头采访。通过对十余位居民的访问,实践队了解到,婺源自文旅事业开发以来,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持续发展,为实现婺源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重要支撑。

7月10日晚,实践队员们前往弦高古城,在古城内调研舞龙灯等诸多婺源传统民间非遗活动。大家一致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旅振兴乡村事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次婺源之行,厦门大学“婺啦婺啦”实践队通过走访篁岭村、石门村等地,与村民、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触摸到了乡村振兴的鲜活脉络。未来,实践队将进一步推动“婺源经验”的理论研究,为深入认识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可持续路径贡献青年智慧。



文:吴明阳、褚子瑄

图:厦门大学“婺啦婺啦”实践队

审:原宗丽、赵颖

责任编辑:庄键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