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抗战精神,让青年学生深刻感悟红色文化的底蕴与时代价值,7月12日至1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周雪香教授带领厦门大学红色文化研习营浙江实践队一行,赴金华、余姚和杭州开展研习活动,通过实地走访红色基地,深化历史认知。
7月12日至14日,实践队先后走进金华李友邦将军办公处、台湾义勇队纪念馆、义乌侵华日军细菌战史实陈列馆及金华烈士纪念馆,深刻领悟伟大抗战精神。从李友邦将军与台湾义勇队的抗日行动,到细菌战的惨痛历史,再到英烈们的革命事迹,这些史实共同构成了金华地区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过程中,实践队还在台湾义勇队纪念馆与金华市委党史研究室范卫东主任、台湾纪录片制作人丁雯静不期而遇,队员们随即同他们就台湾义勇队的两岸影响及当代意义展开现场交流。谈及红色文化实践,二人提议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拍摄纪录片等方式,持续传承和弘扬义勇队精神。此外,队员朱晓阳、沈心月也以“义勇劲旅,赤心报国”为题,现场开展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微党课。


7月15日在杭州,实践队相继走访抗日战争胜利浙江受降纪念馆与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馆。在抗日战争胜利浙江受降纪念馆,泛黄的受降文件、锈迹斑斑的武器及军民欢庆胜利的照片等展品,系统呈现了抗战后期浙东等根据地军民持续奋战,最终迎来胜利的历史进程;在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馆,实践队则通过历史照片、实物及影像资料,梳理出杭州土地上红色火种的传递、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发展及改革开放后的奋进历程,更为清晰认识到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伟大抗战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7月16日,实践队聚焦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群开展实践研学。队员们按历史脉络调研中共浙东区委旧址、浙东行政公署旧址等,系统了解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推行施政纲领的实践;也在浙东银行和新华社浙东分社旧址,观察抗币、印刷设备等文物,梳理出根据地在经济自主、舆论宣传方面的抗战举措。此外,实践队同时瞻仰了浙东革命烈士纪念碑,深入学习了艰苦奋斗、前赴后继的四明山革命精神。


抗日战争是全体中华儿女大动员的伟大斗争,具有广泛而深远的社会教育意义。通过“实地走访+交流研讨”的形式,实践队在触摸历史实物、聆听历史叙述中深化了对伟大抗战精神的认识。当前,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特殊时期,实践队将“学、研、践、宣”相结合,不仅为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了实践范本,更激励着青年以初心传承革命精神,在新时代进一步继承与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图|钟一诺
文|朱瑜涵
审核|原宗丽、周雪香
责任编辑|庄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