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研究AI“轻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2025年7月3日至7日,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AI智汇思政实践队”在郑雁老师带领下,前往杭州三所高校开展社会实践。

7月4日下午,实践队先后走进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与杭州师范大学。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实践队与学生代表深入交流,探讨 AI 技术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现状、优势及面临的困难。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同学们展示了全国首个真人原型 AI 辅导员“纽扣老师”,并介绍其在日常思政教育中的应用,包括个性化思政教育内容提供与线上思政教育活动开展等。实践队成员与同学们就 AI 辅导员在实际应用中的技术难题、学生接受度及与传统思政教育方式的结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随后,实践队前往杭州师范大学 , 学习 新媒体技术开展思政教育的创新举措。杭州师范大学 的 同学们分享了在新媒体平台上 开展 思政学习 的 体验 , 以及 利用社交媒体开展思政讨论和互动活动的情况。 同时,实践队队员们通过访谈与他们深入探讨了如何 优化新媒体思政教育 的 内容和形式,以适应大学生需求和习惯。
7月5日上午,实践队来到浙江大学,围绕如何借助新媒体技术提升思政教育吸引力和实效性的方法,在浙江大学开展访谈调研。浙江大学在AI技术应用与思政教育融合方面经验丰富,同学们在访谈中多次提及“AI + 思政”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教师原型“数字人”讲授AI伦理等原创专题;垂域大模型“AI思政课一点通”支持即时答疑、案例辩论及人机协作创作。通过交流,实践队认识到AI技术在推动思政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富有潜力,但也存在诸多挑战,需要进一步探索推广AI技术,推动AI赋能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
张东健同学在浙江大学讲述《云端铸魂:AI 技术为思政教育注入“数字温度”》微课,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重要指示,介绍 AI 技术在思政教育中的创新应用。通过案例展示 , 他说明了 “AI 思政课一点通”项目如何从助学、助人、助教、助研四个维度提供智能支持,分享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沉浸式思政课主题实践活动及杭电、杭师大在 AI 思政教育方面的创新举措,阐述 AI 技术推动思政教育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

调研发现,新媒体技术正深刻改变大学生认知模式,传统思政教育需与 AI“轻传播”深度融合。杭州高校实践表明,AI 技术为思政教育提供了轻量化、精准化、沉浸式的新范式,但实际教学应用尚不普及,多限于学生作业,推广和应用面临诸多挑战,需进一步探索优化。当前,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实践队将“调研、交流、实践”相结合,为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提供有益参考,激励青年学生以创新思维推动思政教育与现代技术的深度融合,为新时代思政教育注入新活力。
文:马萌泽
图:黄乐琪
审:原宗丽、郑雁
责任编辑:庄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