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论述,传承与弘扬遵义会议精神,7月10日至14日,厦门大学“数智赋能·黔途铸魂”实践队在王亚群老师指导下,赴贵州遵义展开思政课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7月11日至7月14日,实践队先后来到遵义会议旧址、红军山烈士陵园、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苟坝会议旧址群、茅台渡口等革命老区与红色教育基地,深刻感受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政治品格与革命精神。在遵义会议陈列馆中,讲解员通过展板图文、动态沙盘与讲解词的巧妙串联,为队员们生动还原中国共产党人机动灵活的军事指挥艺术;在红军山烈士陵园,实践队员以“红军遵义行,军民鱼水情”为主题开展了一次生动鲜活的现场教学;登上西风台、徒步百丈梯,让队员们对红军长征的艰险有了直观感受与深刻体会;步行于马灯小道,队员们思考如何将苟坝会议所蕴含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真理、敢于担当的宝贵品质融入到高校思政课教学之中;在赤水河边驻足而立,队员们更深刻认识到:将红色文化融入日常教育,能够让遵义的红色地标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成为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精神灯塔。

为深入了解贵州遵义红色资源的运用现状,实践队以遵义师范学院为中心,对包含团结村、花茂村等在内的村落开展校村实践调研。7月12日,实践队前往遵义师范学院,以“遵义会议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为主题展开座谈交流。会上,遵义师范学院教师周璐、曾庆涛介绍了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与红色教育活动,双方师生就实践活动心得展开交流分享。座谈后,实践队还调研了遵义师范学院红色文化馆,了解遵义师范学院在传承和弘扬遵义会议精神方面的宝贵经验。
在团结村,实践队拜访时代楷模黄大发书记,深入了解老书记带领村民绝壁凿渠的感人事迹,调研新时代乡村建设和红色文化传承的融合路径。访谈中,黄大发回顾了自己36年的修渠经历,他强调,只要心中有人民,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你们。这番话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深深触动在场师生。此外,在花茂村,队员们通过访谈交流深刻感悟到,花茂村从贫困到兴旺的发展历程,是在推进乡村振兴中传承与弘扬遵义会议精神的实践成果,是生动的思政育人案例。

此次实践中,厦门大学“数智赋能·黔途铸魂”实践队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深刻领悟遵义老区的红色魅力,切身感受遵义会议精神如何通过实践在当代焕发生机活力。未来,实践队员们将继续通过思政微课等方式,将遵义会议精神、长征精神等红色文化转化为丰富的育人资源,从遵义会议精神中汲取前进动力,强化使命担当,为遵义会议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赋能思政引领力提升贡献青春力量。

文:“数智赋能·黔途铸魂”实践队
图:“数智赋能·黔途铸魂”实践队
审:原宗丽、王亚群
责任编辑:庄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