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思政课
【思政课暑期社会实践】看万山红遍,悟精神之源——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赤骥领航”实践队赴上海嘉兴实践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8日 点击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为追寻这一精神的孕育土壤、发展脉络与赓续传承,2025年8月19日至23日,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骨干培训班学员代表组成“赤骥领航”实践队,在史勤老师带领下,赴上海、嘉兴两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12名队员循着红色足迹,走进中共一大会址、南湖红船等革命地标,以实地调研、访谈交流、主题宣讲等形式,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感悟“伟大建党精神”。

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承载着厚重的红色记忆。8月19日,实践队率先走进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实践队队员们置身于复原的中共一大会议场景,研读《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通过一件件珍贵文物、一幅幅历史图片,追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历程。在党旗下,党员队员们庄严重温入党誓词。

8月20至21日,队员们走访中共二大、四大纪念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及《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领会党章诞生与无产阶级领导权确立的历史意义,感悟青年组织的初心使命,并围绕新文化运动时期知识分子救国探索展开讨论,深刻领悟那个时代青年为国家民族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

“红船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体现,亦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8月22日上午,从上海辗转至嘉兴,实践队来到传承“红船精神”的文化教育基地南湖革命纪念馆。在南湖革命纪念馆,队员们借助现代化的展陈手段,全面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深入学习“红船精神”所蕴含的“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通过与当地居民、游客的访谈,队员们感受到“红船精神”在新时代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8月22日下午,队员们乘船登上湖心岛,近距离瞻仰停泊在南湖上的红船。实践队在此开展“红船青年说”活动,通过录制微党课,以青年视角讲述红船故事,传播红船精神,让更多人了解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8月23日,实践队前往嘉兴地方党史陈列馆,探寻嘉兴地方党组织在党的领导下,为地方发展和人民幸福所做出的不懈努力,深刻体会到“伟大建党精神”在地方实践中的传承与发展。

实践过程中,队员们注重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主动挖掘红色资源,采访场馆工作人员和游客,形成一手资料。总结会上,队员们结合所见所感展开交流。“触摸石库门的砖墙,凝视南湖红船的木桨,我终于读懂‘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不是抽象口号,而是百年大党穿越风雨的精神密码。”实践队员肖敏的感悟引发共鸣,大家纷纷表示,此次上海嘉兴之行,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不仅领悟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与价值,更明确了新时代青年在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中的责任与担当。未来,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赤骥领航”实践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伟大建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红色信仰在成长道路上生根发芽,成为前行的动力与担当的指引。




文 | 肖敏

图 | 沈心月

审核 | 原宗丽、史勤

责任编辑 | 庄键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