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思政课建设的决策部署,9月9日至10日,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于思明校区囊萤楼302举行“形势与政策”2025秋季学期集体备课会。本次备课会旨在旨在通过高水平师资的深度研讨与示范引领,精准把握思政课程教学的重难点,着力提升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为讲深、讲透、讲活思想政治理论注入强劲动能。厦门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刘莉颖、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吴文琦副教授出席会议,“形势与政策”授课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与学习交流。本次备课会由吴文琦副教授主持。
9月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部教授朱冬亮围绕“阔步迈向农业强国”专题,从目前乡村日渐衰败的现状出发,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农业强国为什么、农业强国是什么、农业强国怎么建”,并以结合自身实际调研的具体案例证明农业强国建设的意义和价值。朱冬亮教授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当前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坚实支撑。青年学子应深入农村,扎根乡土,理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更加壮丽的“三农”新篇章。

9月9日下午,中国近现代史教研部助理教授史勤围绕“纪念抗战胜利 坚定民族信念”专题,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深刻阐释了回首历史是为了正确地认知,缅怀历史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他指出,要想在教学中讲好抗日战争的故事,讲好抗战英雄的故事,就要讲清楚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历程,讲清楚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讲清楚伟大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讲清楚新征程如何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从而教育引导学生铭记抗日战争历史,坚持正确二战史观,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他鼓励老师应引导同学们努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心灵深处,激发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坚定做抗战记忆的守护者、民族复兴的推动者和国际公平正义的捍卫者。

9月10日下午,军事教研室讲师邵贵文围绕“携手周边国家 共创美好家园”专题深入探讨了中国周边外交战略的重要性,详细阐释了中国同周边国家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伙伴关系、合作关系或战略互惠关系。他认为,要想讲清楚“大国睦邻之道”,就要讲清楚新型周边外交在外交全局中的重要性、讲清楚周边外交与时俱进的理念、讲清楚新时代我国周边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讲清楚如何开创周边外交工作新局面,从而引导学生理解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在经济、安全、外交全局中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在应对全球挑战、维护地区安全稳定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备课会上,与会老师们纷纷结合自身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积极交流、踊跃发言,提出许多关于“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宝贵意见,现场气氛和谐热烈。
课堂教学是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本次备课会上,三位老师的深度解读与精彩示范,为与会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借鉴。全体任课教师将带着备课会的丰硕收获,以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学识走上讲台,引导广大学生深刻感悟思想伟力,勇担时代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图文:朱香锜
审:原宗丽
责:庄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