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上午,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在囊萤楼216会议室举办。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晓峰、团委书记侯佳君出席会议,各实践团队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研究生会执行主席祝松主持。

祝松首先介绍今年暑期社会实践的组队情况。他围绕团队构成、实践地域、主题设置三方面,对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的整体安排与筹备情况作了系统汇报。他指出,2025年学院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科学规划筹备,共牵头组建暑期实践队伍30支,其中省、校、院级重点及专项队伍15支,总参与人次达300余人;实践区域覆盖广泛,足迹遍布全国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深入27个市县;实践主题紧扣国家发展战略,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与热点问题。从队伍规模到实践覆盖,从主题规划到资源整合,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整体呈现出“结构合理、参与广泛、推进有力”的良好局面。

随后,刘晓峰为学院5支校级重点立项队伍代表授旗,并指出暑期社会实践在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意义,勉励大家以严谨态度、饱满热情投身实践。同时,他强调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实践纪律,确保实践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本次出征仪式,学院特邀往届优秀团队代表妥雅轩进行实践经验分享。她结合自身实践经历,从实践概况、准备工作、实践过程、成果展示及队长职责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而细致的分享。这些分享内容详实且富有指导性,令在场的同学们受益匪浅,为即将开展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有益借鉴。

紧接着,学院研究生会办公室邢博涵就实践报销规定、报销流程、所需材料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介绍,她指出经费要在合理使用的同时,也要严守报销规定,保证经费使用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最后,就业与社会实践促进中心的李莉详细解读了学院社会实践评优规则,明确本年度评优将综合社会影响、创新工作、实践成果等多维度考量,旨在推进评优工作公平公正公开的同时,激励各实践团队积极创新、追求突破,以更高标准打造标杆性实践成果。

出征仪式的举办旨在引导我院学子深入基层、扎根实践,在躬身力行中锤炼本领、在实地调研中增长才干,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将鲜活的实践场域转化为深化认知、检验真理、服务社会的生动课堂。

图 | 周言蹊
文 | 李莉
责任编辑 | 侯佳君
审核 | 刘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