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
抗战精神薪火传!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热议阅兵盛况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4日 点击数:

雄狮亮剑惊寰宇,劲旅扬威壮山河。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活动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和伟大抗战精神,引导师生员工厚植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组织师生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活动的实况。

师生纷纷表示,阅兵活动场面十分震撼,令人倍感振奋和自豪,并结合自身学习和工作实际广泛展开热议。

党委书记石红梅教授:

阅兵活动不仅是国力的展示,更是一个民族向世界的宣告书,它向世界展示中国从屈辱到崛起,从落后到强大,中国人民走过了怎样一条波澜壮阔的道路。阅兵式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件件武器装备,更是一个民族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和国家实力。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无限感慨,倍感自豪。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更加坚信中国的强大,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正能量。中国永远有决心和能力捍卫自己的主权和尊严!

中国近现代史教研部周雪香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和气势恢宏的阅兵仪式,令我激动、振奋,同时又深感责任重大。阅兵仪式充分彰显了我国国防力量的现代化成就,近代中国“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了!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深入开展抗战史研究,坚持唯物史观,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阅兵仪式内容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中汲取不断前行的智慧和力量,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努力奋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部青年教师王小军:

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致敬,是今日之中国与昔日之中国跨越历史长河的呼应,是一场激浊扬清的历史捍卫,也是对无数革命先烈和抗战英雄最深切的缅怀。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以14年浴血奋战终于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作为人民教师,我也将在日常教学中把这股精神力量传递下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部青年教师刘玲: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不仅是军事的胜利,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先行实践。八十年前,当侵略者试图以霸权逻辑割裂世界版图时,不同种族、信仰与文化的国家毅然携手,以多边协作打破霸权枷锁,用人类文明共识筑起精神长城。八十年后的今天,全球化让各国利益交融,气候变化、疫情等挑战更需全球协作,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愈发深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交织的背景下,我们理应以史为鉴,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正义与合作的火种永远照亮人类前行的道路。

学院团委书记、辅导员侯佳君:

铁流滚滚、战机呼啸,彰显大国威武;将士铿锵、红旗漫卷,激荡爱国豪情。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辅导员,我深感振奋,更觉责任重大。青年强则国强,吾辈使命在肩。这场阅兵不仅是国力的展示,更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我将把这份震撼与自豪融入日常思政工作中,讲好中国故事,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将个人奋斗融入民族复兴伟业,锻造新时代的中国脊梁!

学院科研秘书刘玉敏:

阅兵活动充分展现抗战英雄部队的血脉传承,充分展示新时代人民军队政治建军新风貌、力量结构新布局、现代化建设新进展、备战打仗新成效。这不仅是对历史的纪念,更是对未来的展望。作为新时代青年,我将铭记历史,传承抗战精神,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2级博士生方溢超:

这次阅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首次阅兵,是人民军队奋进建军百年的崭新亮相,是伟大抗战精神和伟大民族精神在新时代赓续传承的重要体现,是坚持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坚决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的郑重宣示。在这次阅兵中,我们看到了整齐的方队迈着矫健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一批批先进的武器装备逐一亮相,不仅展示了祖国雄厚的国防力量,更彰显了中国维护和平的坚定决心。阅兵不仅是展示,更是警醒:和平来之不易,须以实力捍卫。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我们定当铭记历史,传承先辈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努力奋斗,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2023级博士研究生王艳茹: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是不畏强暴、自立自强的伟大民族。阅兵仪式中整齐方队与先进装备,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党的领导下国家的繁荣昌盛,也深知责任在肩。先辈浴血铸就辉煌,如今接力棒在我们手中。青年一代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把科研与国家需求结合,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姿态,用所学为强国建设添砖加瓦,让青春在为祖国奉献中绽放光彩。

2024级博士研究生史雨凡: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座巍峨丰碑,是一段用鲜血与生命铸就、用坚韧与信念写就的宏伟史诗。今天,中国人民解放军以“胜战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面貌,披坚执锐列队走过天安门广场,彰显了我国在强国兴军征程上的伟大成就,从“小米加步枪”到今天的信息化、智能化装备,这背后是几代人呕心沥血、奋发图强的结果。抗战的历史不仅是一段不应被后人忘记的过去,更是我们继往开来的精神动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不仅是和平的受益者,更是其捍卫者。我们要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为国家的“钢铁长城”添砖加瓦。

2024级博士研究生余亦茹:

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不仅是国防力量的展示,更是一场深刻的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彰显着人民创造历史的真理光芒。“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毛泽东这一著名论断在阅兵式中得到了生动体现。抗战胜利本质上是人民战争的胜利,今日阅兵场上展示的不仅是现代化装备,更是党和人民血肉相连的生动注脚。抗战精神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战争的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抗日战争中,我们党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形成了全民抗战的磅礴力量。今日阅兵既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群众史观的当代诠释。

2025级博士研究生王嘉雯:

铭记抗战历史,矢志复兴图强。这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和“大思政课”。忆峥嵘岁月,革命先烈们英勇抗敌,用鲜血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看今朝大地,阅兵方队整齐列阵、威武庄严,中国人民解放军正绘就着强军之路上的辉煌新篇。作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将从伟大抗战精神中不断汲取奋进力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奏响不负时代和人民的青春与奉献之歌。

2024级硕士研究生南佳玥:

当抗战老兵的花车缓缓驶过,他们布满皱纹的手仍坚定地敬着军礼,眼中闪烁的泪光仿佛在诉说着那段“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峥嵘岁月,先辈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民族救亡的长城。这次阅兵中,现代化的装备方阵、整齐的徒步方队,展现的不仅是国家强大的国防实力,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党员,我深知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从来不是抽象的理论。我们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传承抗战精神。我将永远铭记历史,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5级硕士研究生谈家琦:

受阅方阵如钢铁洪流,尖端装备列阵苍穹,人民军队的威武雄姿与科技强军的丰硕成果令人热血沸腾。作为一名退役大学生士兵,我深深感受到了人民军队跨越式的发展速度。武器装备迭代换新,后勤保障不断完善。在服役的短短两年,我见证了执勤设备从老旧破到功能完善、效率提升的发展;见证了从“吃饱就好”到“营养均衡、全天保障”后勤升级。这是科技强军的重要体现,也是人民军队走向强大的来时路。接下来,我将把节俭朴素的生活作风和令行禁止的工作作风带到校园生活中,保持退役军人的初心本色,继续践行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的性质宗旨,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Top